1)第47章 青梅酒_小镇人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出巷头,过大桥。走到街上时,酒家挂的酒旗都还没收,门前灯笼照了一地的樱桃红。

  虽然立夏才将至,暑气还没来,桥栏上已经坐了不少纳凉的老大爷。里头有个穿长衫的,手持小三弦,弹起小调,坐那里来了段评弹,嗓子很亮。

  “夜里梦见有金光,白日就到佛塔上,求只签子好解梦,谁料是噩梦一场——”

  阿夏站在那里听了会儿,其实每年夏夜里不管过哪条路,走街上的哪座桥,都有评弹唱曲的。要是嫌唱的不过瘾,镇里有条修在荷花池里的十里回廊,可以到那边去唱,从晚唱到早,这又叫曲局。

  眼见驻足的人越来越多,连小孩子都蹲在那里听得入迷,她和盛浔没有再停留,继续往前走,两人没有一直在说话。都沉默不语时,也不会觉得有任何的别扭,不刻意找话聊,想说就说。

  阿夏觉得这样很舒服,手从石栏上抬起拍下。偶尔低头看一眼河水,那里有铺满水面的皱月,打桥洞上头划来几艘渔船,停靠在河岸边,月夜里还能看清灯笼上的蚕字。

  春船载绮罗。

  她看着有不少人从船舱里抱着箱子出来,便轻声地道:“现在就能卖蚕茧了?”

  盛浔也垂头去看底下的船,他说:“应该是结蚕茧早的,早点卖给茧行,价钱还要好上一些。毕竟正是用新丝的时候。”

  陇水镇素来有立夏三朝开蚕党的说话,蚕党就是蚕户的别称。每年立夏过后,十里八乡的蚕户就会摇着船,带着蚕茧到茧行换银钱,一直到小满后。

  茧行收完这批蚕茧,便请做丝娘来缫丝,丝车日夜不停地响,新丝一根根被缫出,成了之后就送去纺行,纺成鲜亮的布匹,轮转到布庄里头去。

  也有蚕户自己缫丝的,不过自家做新丝出来的话,得要自找买家,但价钱会高上不少。所以每年到小满时,不少人都会跑到浦乡里收新丝,又有俗语道:“小满三朝卖新丝。”

  阿夏虽没有养过蚕,却也知其中的不易,几个月忙活不停,只能赚两三贯银钱。

  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。

  对面的茧行亮灯,门大敞着,一箱箱的茧送进铺子里,河道上还有很多的船只赶来,这段日子,茧行只会通宵达旦地开门,确保能将所有的蚕茧收下。

  阿夏听见从茧行回来,穿着粗布衣衫的蚕户喜笑颜开地说。今年的新丝价又高了不少,等地里的粮也卖上价,给闺女买件夏衫,送她去绣坊,儿子能送去上学堂。

  各家都有各家的安排,大家揣的不是银钱,是他们以后的日子。

  两人从茧行门前离开,初夏的风时有时无,阿夏踩着酒旗晃起来的影子,踩不到就跳过去,盛浔跟在后头忍不住失笑。

  一路晃到了明桥,比起之前街上桥头三两聚集听评弹的人,这里要热闹得多,毕竟大多晚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enhun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